一网搜 注册 登录
一网搜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信息>>莲花山新闻

长春都市圈下,莲花山冰雪迎来大发展机遇

时间:2025-10-28 11:20
【字体: 打印

  当战机的轰鸣掠过长春九月的天空,长春航空展以震撼场面燃爆全国,不仅让“北国春城”的城市名片响彻大江南北,更让无数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冬日风情满怀期待。目光聚焦长春东部,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正手握长春冰雪新天地、天定山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三大核心冰雪IP,蓄势将航空展积攒的超高人气,转化为冬季冰雪旅游的强劲客流。

  在长春打造文旅支柱产业,长春都市圈交通织网、文旅协同的发展浪潮下,这里早已不是孤立的冰雪秘境——都市圈环线高速加速串联、内部路网持续加密,让莲花山与主城及周边区域实现“快进慢游”的无缝衔接。依托“东部生态价值转化实践区”的核心定位,莲花山正以冰雪为媒,承接城市热度、借力都市圈势能,让夏日的航空激情与冬日的冰雪狂欢无缝衔接,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书写“冷资源”变“热经济”的新篇。

  01 了解一下莲花山。

  作为吉林省唯一以旅游度假命名的省级开发区,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15年如一日专注文旅发展,已成功获评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正全力冲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区位优势。莲花山是长春“东进”战略的桥头堡,是长春“文旅产业高地”与“生态宜居高地”的核心支点。随着地铁2号线9月28日的开通,莲花山已全面融入主城区,与市中心连为一体;长吉、长沈、长哈、延长等高速公路和东吉林大路、东自由大路、东南湖大路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和市政主干路在区内汇聚,便捷的路网资源使区域与东北地区各主要城市实现了无缝对接。机场、高铁枢纽近在咫尺,交通便捷度实现质的飞跃。

  ● 生态优势。莲花山全域位于长白山余脉大黑山森林带,以低山丘陵、冲积平原为主。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为-8.6℃,积雪期4~5个月,积雪平均20厘米。122平方公里的广袤森林,100平方公里的清澈水源地,81条纵横交错的河流,39处自然涌动的山泉,共同勾勒出区域迷人的生态底色。

  ● 文化优势。莲花山是清代四代帝王眷顾之地,流传着康熙劝农、乾隆饮马等动人传说,孕育了“吉林第一进士”马维驭、“一代廉吏”马俊显等历史名人。这里是长春解放的历史见证者,解放长春第一前线指挥所旧址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这里还是陶艺文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国际陶艺作品邀请展,陶艺馆珍藏了来自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件艺术精品,被誉为“现代陶艺的百花园”。

  ● 产业优势。在吉林省、长春市的冰雪产业格局中,莲花山坐拥长春冰雪新天地、莲花山滑雪场、天定山滑雪场“一冰两场”核心产品,形成了冰雪产品组团发展的集群优势,带动效应显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尤其是在2024—2025年雪季,长春冰雪新天地持续爆火,70%的省外游客将长春冰雪新天地作为赴长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市场吸引力强劲,2025—2026雪季有望再创新高。

  02 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在《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作为长春构建的“五心、五区、八组团”中的“五区”之一,东部生态价值转化实践区——

  围绕长春净月高新区、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联动长春市双阳区、九台区等区域,培育生态旅游、休闲康养、体育健身、冰雪运动等产业。

  同时,《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向东建设都市圈现代化发展合作区,依托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长春莲花山度假区、长春净月高新区、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等支撑节点,围绕文旅、食品、低空经济等打造一体化合作片区。

  在长春都市圈中承担的使命任务不仅凸显了莲花山在区域生态保护与价值变现中的核心作用,更为冰雪产业发展锚定了生态优先的底色。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长春市明确将文旅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而莲花山作为重点打造的文旅专区,正站在政策红利的风口之上。

  03 立体交通打通发展动脉。

  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先行官”,更是冰雪旅游的“生命线”。今年以来,莲花山的交通版图迎来历史性蝶变,曾经的“远郊新区”正加速融入长春都市圈核心交通网络,让冰雪美景不再“藏在深闺人未识”。

  东南湖大路的顺利通达,如同一条便捷纽带,将莲花山与长春主城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驾车穿梭于城市与山林之间,沿途风景与高效出行完美融合。更令人振奋的是地铁2号线东延线的正式通车,这趟“冰雪专列”让市民与游客无需忍受寒风凛冽,只需四十分钟便可从市中心直达莲花山腹地,实现“出地铁即入雪场”的惬意体验。在建设工地上,轻轨9号线正加紧施工,未来将进一步串联起空港与莲花山的客流;而连接莲花山与净月的山水大道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后将实现两大文旅板块的资源联动,形成“冰雪+避暑”的全域旅游格局。

  立体交通网络的成型,不仅破解了冰雪旅游的可达性难题,更激活了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今的莲花山,正从地理上的“东部边缘”转变为文旅经济的“前沿阵地”,每一条延伸的路网都在为冰雪产业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04 外部赋能下的冰雪热潮。

  一场盛会的余温,能为一座城的旅游发展注入长久动能。长春航空展的成功举办,以震撼的空中表演与丰富的航空体验,将长春的城市知名度推向全国,更意外成为冬季冰雪旅游的“预热引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领略航空魅力的同时,也对这座东北城市的冰雪风情充满期待,为莲花山冰雪旅游积累了庞大的潜在客群。

  热度传导之下,莲花山的三大冰雪旗舰项目迎来了发展黄金期。长春冰雪新天地以156万平方米的宏大规模,用巨型冰雪雕塑群勾勒出冬日童话世界,今年更以“冰雪福耀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主题,通过灯光秀与实景演出演绎文化魅力;天定山滑雪场在现有18条雪道基础上,今年将增加总长1600米的2条趣味雪道,全力打造一个“让孩子体会童年,让大人找回童真”亲子型近郊雪场;莲花山滑雪场与中旅强强联合,通过引入专业运营经验与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滑雪场的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三大冰雪产品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在航空展带来的城市热度加持下,共同构筑起莲花山冰雪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05 今冬冰雪的品质革命。

  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彪到任第一天,就组织召开了冰雪季综合保障工作会,这也标志着2025-2026年莲花山冰雪季的正式启动。

  在多重利好叠加的背景下,莲花山并未止步于规模扩张,而是将品质提升作为今冬发展的核心抓手,提出“冰雪服务、冰雪活动、冰雪环境、冰雪保障”四大升级,全力擦亮冰雪品牌。

  冰雪服务的升级体现在细节之中:进一步扩容停车位,围绕地铁2号东延线建设雾开河大街停车场,同时开辟9000个车位的临时停车场应对极端情况;继续开通景区接驳公交,以及机场及火车站直达景区专线,从出行到停车的流程体验被全面优化。冰雪活动则掀起全民狂欢热潮,围绕文旅+体育,既有2025-2026雪季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亚洲杯等高端赛事,也有冰雪新天地烟花秀、跨年音乐会等文旅盛宴,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亮点”。

  冰雪环境的营造更具沉浸感,从莲花山入口到街路节点再到冰雪新天地的主题冰雕雪建,连贯其间的亮化彩化的冬季夜景长廊,让游客一踏入莲花山便仿佛进入冰雪童话世界。而涵盖交通、医疗、应急等多维度的冰雪保障体系,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话题营销与网红直播引流,更让莲花山冰雪的影响力持续扩散。

  从政策红利到交通突破,从产业集聚到品质升级,长春都市圈的战略赋能势必将在莲花山的冰雪世界中开花结果。这个冬天,莲花山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全国的游客,让每一片雪花都承载着生态的价值,每一次滑行都传递着文旅的活力。

 

初审:王海燕,复审:王小野,终审:戚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