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片新闻
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换言之,历史文化底蕴越深厚,它发展的潜力就会越大,否则相反。
由于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一个有着362平方公里面积,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的区域,那我们就要和全国同类型的地方对标。
今天的周庄、西塘、乌镇、南浔、朱家角、凤凰等古镇旅游业做得红红火火,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去观光旅游,首要一条源于一个“古”字,这个“古”字代表了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莲花山的历史文化同样非常深厚,只是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暂时还没有规划及运用好罢了。
莲花山历史悠久,域内已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期、辽金时代古城等遗址,关东民俗文化、萨满文化、劝农文化、陶艺文化、红色文化等在这里共融共生。
近几年,随着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冰雪文化成为莲花山旅游度假区地方文化的又一瑰宝。
从文化分层的角度看,一是莲花山涌现出过一大批重量级的历史文化名人。据相关文献记载,以清朝为例这里先后走出去过“吉林第一进士”马维驭、“一代廉吏”马俊显,“德光厅长”马德恩和“清廉太守”何雨人,他们都是当时的二品、三品“封疆大吏”。
二是莲花山还涌现出一大批历史文化事件。他们可以说是莲花山重要历史文化符号,马家坟、何家坟都在莲花山境内,围绕这些历史人物,可规划开发历史人物旅游体验区,如康熙劝农、光绪御赐、“二肖”围城等。
三是莲花山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康熙劝农地、柳条边、解放长春指挥所、辽金时期南大排、房城子、望天楼遗址以及赵家大院、邵家大院、冯家大院、百年梨园等文化遗迹及遗址。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一直是治学的重要原则。“十四五”时期,莲花山应深耕“旅游+文化”,充分释放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让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所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诸如,莲花山曾被当作清王朝“龙兴之地”予以保护,一条“柳条边”穿莲花山而过。且马家头台也在莲花山境内,适当复原一段再现柳条边景象,可以让后人了解柳条边文化,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其现实意义非同小可。
同时,莲花山也流传着康熙劝农的故事,可依据这个故事,规划开发劝农文化园,可设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区,涉及农耕文化发展史、农具演变、农谚及歌谣等,并可根据时令进行各种农耕体验;还可增设手工技艺展示区,诸如莲花山草编等就可以在此区域进行重点展示。
还可将康熙劝农故事改编成实景舞剧,增加游客体验感。以百年梨园为基,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为核,打造梨园文化旅游区,重现梨园爱情故事里的场景,畅游爱的梨园,不仅有梨园的爱情故事,也可将中华文化中涉及爱的故事都在梨园里加以展现,增强游客互动体验;重建古油坊,体验榨油全过程;引入写生、摄影及婚庆拍摄等元素,让梨园更加多元地吸引八方来客。
在李家屯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体验区,解放长春第一前线指挥所坐落在莲花山劝农山镇同心村李家屯,萧劲光、肖华等近百位开国将领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
2019年9月东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暨红色景区联盟成立,“前线指挥所”正式入选联盟理事会成员。未来,长春莲花山旅游度假区将会全力打造其成为“学长春解放历史、讲长春解放故事”全国闻名的红色文化客厅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基地。